什麼是 FPV?
泛白血球減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copenia Virus,簡稱FPV),又稱貓傳染性腸炎,俗稱貓瘟,是由貓細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引起,感染的死亡率非常高,可以說是對任何救援機構最大的疾病威脅,特別是對於未接種疫苗的小貓。此病毒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能在環境中存活長達數年,因此容易在多貓環境(如貓舍或繁殖場)中傳播。
FPV 的傳染途徑
FPV 透過直接糞口接觸傳播,以及在環境或物體(例如,食物盤、美容設備、床上用品、地板、衣服或手)污染後間接傳播,而非直接接觸受感染的貓。感染 FPV 的貓在感染後至少6週內可以繼續排出病毒,而該病毒也可以透過狗傳播。此病毒需使用專門的消毒劑清除,且在物體表面可存活數周至數月。
FPV 的病徵

在3到4週齡以上的小貓和成年貓中,病毒在潛伏期5到9天後會引起非常嚴重的腸胃炎。受影響的貓會出現急性出血性嘔吐和腹瀉,有些貓會迅速死亡,幼貓死亡率高達25%。
該病毒會對腸道內壁造成嚴重損害,並透過血液傳播到骨髓和淋巴腺。這些位點的病毒複製導致白血球顯著減少。受感染的貓和小貓通常會發燒,情緒明顯低落,不吃東西。有些貓甚至可能在出現腸胃炎症狀之前就已經死亡。
懷孕的貓王感染了細小病毒,這種病毒可以傳播到未出生的小貓身上,從而乾擾大腦的發育。小貓出生時可能患有小腦發育不全(小腦發育不良,小腦是精細協調運動所需的大腦部位)。小貓最初可能看起來很好,但當它們開始移動和行走時,很明顯地它們非常不協調。這種情況也可能發生在感染 FPV 的幼貓(小於 4 週大)中,因為該年齡的小腦仍在發育。
感染 FPV 的貓咪可能出現打噴嚏、⿐塞、流⿐⽔、腫脹、流眼⽔、眼瞼紅腫及⼝腔潰瘍等病徵,常見症狀如下:
- 打噴嚏、⿐塞、流⿐⽔
- 流眼淚、眼瞼紅腫
- 嘔吐、腹瀉,糞便可能帶血
- 食慾下降,甚至完全拒食
- 發燒,隨病情進展可能出現低體溫
- 脫水、貧血
- 懷孕母貓感染 FPV,可能導致胎兒腦部受損,出生的小貓會出現平衡障礙,這被稱為小腦發育不全(cerebellar hypoplasia)。
FPV 的病程
FPV 病程快速且危險。染病貓咪可能在數日內出現嚴重症狀,甚至因急性脫水、貧血或免疫系統崩潰而死亡。少數情況下,貓咪可能無明顯症狀而突然死亡。因此,儘早發現和及時照護至關重要。
FPV 的診斷
獸醫通常透過血液或糞便樣本進⾏病毒檢測。若懷疑環境中存在病毒,也可進行⾼⽔平的 FPV 抗體檢測加以確認。
FPV 的治療與照護

目前無法根治 FPV,且由於是病毒感染,和人類一樣只能依靠⾃己的免疫系統搭配支持性護理來對抗病毒,增加生存機會,包括:
- 水分補充:若貓咪不飲水,可使用針筒餵水或進行靜脈注射。
- 營養支持:餵食加熱食物、氣味濃烈的⾷物(如⿂和沙丁⿂),或使用食慾興奮劑以增加貓咪進食意願,如無法自主進食則灌食高營養液體食物。
- 清潔護理與關注:用濕棉花輕柔清理貓咪的眼睛和鼻子分泌物。
- 蒸汽療法:洗澡時可把貓咪一同放進浴室內使他們吸到蒸氣,或使用蒸氣箱,將藥物或溶液轉化為霧狀,使其直接吸入肺部,有助鬆動和軟化分泌物。
- 藥物治療:根據患貓情況使用抗⽣素、抗病毒和免疫系統刺激藥物、減少⿐塞的藥物、眼藥⽔和維⽣素。
- 避免壓力:保持環境舒適並確保貓咪在無壓力的環境中休養。
FPV 的預防方式

接種疫苗是預防 FPV 的最有效方法,通常與其他疾病疫苗合併使⽤(三合一或五合一)。幼貓應在8至9週時接種首劑疫苗,之後每隔3至4週加強一次。成年貓則應按時接種加強針。為保護貓咪健康,尤其是在多貓環境或與未接種疫苗貓咪混居時,嚴格的隔離措施和消毒程序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