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隻新貓引入已經有其他貓咪的家庭,無疑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對於貓咪這種優雅而獨立的動物,通常並不是天生的群居者,因此,當新成員到來時,如何能夠幫助她們建立起和諧的關係,讓整個家庭變得更加溫馨和諧,是每一位毛孩家長都需要關注的重點。
讓新貓順利融入多貓家庭的關鍵在於實施循序漸進且通過科學驗證的方法!在我作為美國 Fear Free® 零恐懼認證動物訓練師的經驗中,透過文獻研究及實際驗證,整理歸納出將新貓引入多貓家庭的6個步驟,得以讓新貓在引入的過程中減少壓力與敵意,在新的社交結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最終形成一個穩定、和平的貓群。
只要妳確實掌握從味覺、到視覺、再到實際面對面接觸的漸進式原則,透過6個經過實踐驗證的步驟,將能幫助妳妥善引入新貓、提升整個家庭的幸福感。無論妳是首次引入新貓,還是希望改善過去的經驗,這些步驟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指引。
第一步
在新貓到達前先讓原住民貓感受資源的相對缺乏

貓並不是天⽣的群居動物,⼤多數貓都⾮常⾼興獨處,因此,如果沒有讓原住民貓感受到新貓帶來好處,是不會平白讓新貓融入群體的。在帶新貓回家前,透過在新貓回家的前一週讓原住民貓粗茶淡飯(乾乾8分飽),更容易創造出新貓到來時生活品質提升的差距,感受到新貓帶來好處。
第二步
為新貓佈置一個臨時隔離房間

- 選擇一個原住民貓不經常使用且人類也不需要經常出入的房間。
- 在貓咪抵達前72小時,在房間使用插電式合成貓科動物臉部費洛蒙擴散器。
- 提供所有必要的資源:如食物、飲水、貓砂盆、休息/睡覺區、隱藏處、貓抓板、玩具,這些物品應該是全新的或和貓咪一起帶回的物品,避免新貓聞到其他貓咪的氣味而感到不安。
- 來到新環境的新貓通常需要時間適應環境,這時請暫時忽略她們,給予她們空間並避免強迫接觸,比如妳可以靜靜地坐在房間裡,或閱讀一本書、或看電視,並⽤略為低沉的聲⾳輕輕和她們說話,讓她們覺得妳沒有威脅,逐漸解除不安與焦慮,然後等待她們感到自在的時候主動與妳接觸。
第三步
交換氣味

- 步驟1:拿個別毛巾分別擦拭貓咪頭臉(1隻貓1條毛巾,集中擦拭猫咪的額頭、臉頰、下巴等分泌友善費洛蒙的部位),沾染費洛蒙氣味後互換毛巾,並在沾染彼此氣味的毛巾上放置食物碗(毛巾只有在餵食期間出現),提供美味食物 (如喜愛的零食),直到貓咪彼此對氣味無感,如果貓咪避開毛巾,就需要在這一階段花費更多的時間。
- 步驟2:以梳子梳理原住民猫分泌友善費洛蒙的額頭、臉頰、下巴等部位(可漸漸延伸至背部,避開較不友善的其他區域),並帶回給新貓嗅聞,如果沒有感到不安或迴避,即可以用同一把梳子梳理新貓相同的部位,然後再以相同方式再次梳理原住民貓,至少每日每隻貓個梳理2次以上,然而,一旦任何貓咪在梳理時出現不良反應,即應立刻停止,並加強有對方氣味的梳子的正向連結(和美味零食配對)。
- 步驟3:比照步驟1於沾染彼此氣味的毛巾上放置食物碗的做法,開始將其移到隔離房間門的兩側,藉以拉近原住民貓與新貓的距離,平時也能於門的兩側懸掛玩具,盡可能創造彼此靠近的正向連結。
- 步驟4:每天一段時間把原住民貓關起來(如晚上將原住民貓關在主人的臥室),讓新貓出來自由探索(從另一個房間開始逐漸擴大範圍);再把新貓放進外出籠或籠內,置於隔離房間裡蓋上布,讓原住民貓進去探索(只有在新貓適應新環境並完全放鬆時才這樣做)。重複此步驟直到新貓可以自在探索家中每個區域,且所有貓咪隔著遮布籠子見面都放鬆而沒有任何不良反應為止。
第四步
允許視覺接觸

如果到目前都進展順利,且新貓和原住民貓在隔離房間門的兩側都沒有出現任何攻擊跡象時,才可以進入視覺接觸(一旦開始,視覺接觸應該盡可能頻繁)。此時改以看得見的柵欄、紗網、玻璃或開一個比貓身體寬度更窄的門縫隔離(這是從嗅覺進入物理接觸的過渡),讓貓在看得到對方而無法接觸彼此的狀態下同時進食,從較遠的距離開始慢慢拉近距離,一旦有任何貓咪出現哈氣或緊迫狀態,表示進度太快,還要把距離退回上一步。
第五步
在監督之下進行物理接觸

- 如果在「視覺接觸」期間沒有任何貓展示出攻擊行為,就可以允許在監督之下一對一進行物理接觸(避免一對多造成緊迫,且一旦開始,物理監督接觸應該盡可能頻繁),即在主人的監督下,2隻貓於有限的空間裡(如一個房間,但要保有2隻貓都有逃生路線)進行短暫的物理互動。
- 此步驟主要目的是讓貓咪對彼此的存在感到舒服,他們不需要進行身體互動,而是各自進行感到愉快的事。可利用美味的零食和玩具創造每一次互動的正向連結,同時分散貓間盯著彼此或對其他貓過於關注的注意力,以消散任何緊張氛圍。如果很幸運地貓咪彼此能和平相處,就可在您的監控下可逐漸延長她們物理接觸的時間。
- 一旦有衝突的跡象,如不間斷的凝視、低吼、嘶嘶聲、耳朵下垂或轉動並伴隨緊張的身體姿勢時,立刻以遮蔽物阻擋視線並將其分開,然後再後退回上一步驟,即再次阻隔猫咪的視覺接觸數天,然後從視線初次接觸步驟重新開始。
- 避免在2貓發生衝突時懲罰或斥責,這會讓貓咪產生負向連結,應使用紙板、枕頭視覺阻隔,或使用逗貓棒引誘引發負面行為的貓轉移視線,謹記不要伸手阻擋,避免貓咪因受到過度刺激產生轉向攻擊行為。
第六步
允許短時間的無監督自由互動

- 一旦所有貓咪在監督之下進行物理接觸都沒有出現任何攻擊行為,就可以開始進行短時間(幾分鐘)無監督自由互動(一旦開始,無監督自由進入應盡可能頻繁)。
此階段新貓和原住民貓仍然被分開飼養,且仍要確保她們在自由互動的時間以外都待在自己各自的區域(即自己的核心區,而非全部在同一個房間),並且擁有自己獨立的資源,避免貓間為競爭資源而產生衝突。 - 如果新貓與原住民貓間出現友好行為,則表現友好行為的兩隻貓(或更多)可以一起在無監督自由互動保持更長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一切順利,隔離房間可以永久開放、自由進出。
- 在解除隔離之後,仍需繼續監控、持續以梳子創造群體氣味,並隨時觀察貓間的關係適時進行調整。
採取以上將新貓引入多貓家庭的6個步驟將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貓咪之間的壓力和潛在的敵意,並幫助她們順利過渡到一個穩定、和平的群體中。從最初的資源管理,到逐步的氣味交換和視覺接觸,再到最終的無監督自由互動,每一步都至關重要,都是為了確保新貓和原住民貓能夠和睦相處,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友誼。
然而,每隻貓咪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她們的需求和反應也會有所不同,將新貓引入多貓家庭是每位貓咪家長需要耐心和細心的過程。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請務必尊重每隻貓咪的節奏,並隨時調整步伐,一旦貓咪感到不安與退縮,立刻停止並退回上一步,「少即是多」才是成功的關鍵。讓我們以科學且循序漸進的方式,一起為貓咪們打造一個和諧共處的幸福家庭!